自8月10日*ST盛潤A發(fā)布富奧股份即將借殼上市的公告后,這家停牌超過一年的“垃圾股”復牌后枯木逢春,連續(xù)三個交易日漲停。該公司不得不在8月15日再次發(fā)出公告,對這一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況做出說明。
根據*ST盛潤A的公告,富奧股份借殼上市的大體路徑是:*ST盛潤擬以新增股份換股吸收富奧股份,吸收合并完成后,*ST盛潤將作為存續(xù)公司承繼及承接富奧股份所有資產、負債、業(yè)務及人員等,富奧股份的法人資格注銷,其股東將換股成為合并后存續(xù)上市公司股東。
一旦富奧股份借殼上市成功,那么一汽集團旗下零部件業(yè)務將分布在三大上市公司一汽富維、啟明信息和*ST盛潤中,基本完成主輔業(yè)分離,為日前正在操作的整體上市又掃清了一道障礙。
富奧結緣寧波華翔
富奧股份上市與一汽集團的主輔業(yè)分離任務密切相關。
富奧股份的前身為富奧有限,成立于1998年9月,由一汽集團將其所屬的9家全資和8家合資零部件企業(yè)合并組建而成,是一汽旗下核心零部件整合廠商,規(guī)模遠超一汽富維和啟明信息,是一汽旗下最大的零部件供應商。
2006年,經國務院原則同意一汽集團主輔分離改制分流第三批實施方案,同意將富奧有限等4個單位納入本次輔業(yè)改制范圍,全部改制為非國有法人控股企業(yè)。
這次改制為寧波華翔入主富奧提供了機遇。寧波華翔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開發(fā)、生產和銷售業(yè)務,為國內多家整車企業(yè)提供零部件配套業(yè)務。
2007年12月,一汽集團、寧波華翔和76名自然人共同發(fā)起設立富奧股份,寧波華翔斥資4.9億元入主,控股49%,成為富奧股份第一大股東,一汽集團則以35%的持股比例退居第二。這種位次的變化與一汽整體上市規(guī)劃關系密切。
據一位熟悉一汽集團的消息人士透露,一汽甘居第二股東的背后原因是,作為持股比例低于50%的母公司,一汽集團的財務報表上可以不包含富奧業(yè)績,如果一汽集團實現整體上市,其業(yè)績可以不受富奧股份拖累,這也就間接地使富奧作為“不良資產”剝離于一汽集團之外。
而寧波華翔成為富奧股份第一大股東也只是過渡性的選擇,它的最終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加強與一汽集團的聯系,更為重要的是將富奧股份盡快推向資本市場。但寧波華翔沒有料到,它的這次大手筆運作卻給富奧上市帶來了不小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