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田的雙車戰(zhàn)略之下,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分別基于相同的平臺開發(fā)出了不同的車型,比如MPV車型奧德賽和艾力紳,中型SUV車型冠道和UR-V,小型SUV車型繽智和XR-V,雅閣和INSPIRE,都是相愛相殺的一母同胞,通過差異化的設計,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這樣“兄弟齊心”的狀態(tài),最終贏家還是本田。
不過,在緊湊級SUV的布局上,東風本田CR-V孤單影只,廣汽本田的產品序列在緊湊級SUV上空缺已久,好在這位CR-V的同門兄弟盡管姍姍來遲,卻是一位優(yōu)等生,TA就是我們今天試駕的廣汽本田全新緊湊級SUV車型——皓影。
初見皓影,仍舊是濃濃的本田風格撲面而來,但拋開了第一眼印象之后,仔細端詳,卻發(fā)現原來皓影在外觀上更為耐看。盡管出自相同的車型平臺,皓影和CR-V共享發(fā)動機、變速器、底盤等關鍵部件,但皓影增加了更多的年輕化設計元素,所以皓影和CR-V可以說是“相同而又不同”。
從車身尺寸上來看,皓影的長/寬/高分別為4634/1855/1679mm,軸距為2661mm(四驅車型軸距為2660mm),裝配了19英寸輪轂的車型高度則小幅增加至1689mm,這個車身尺寸仍舊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緊湊級SUV車型,競爭對手除了自家兄弟CR-V之外,還有一直相愛相殺的豐田RAV4,甚至還涵蓋了日產奇駿甚至其他尺寸、價格相仿的自主品牌SUV車型,畢竟對于消費者來說,買車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最大的考量標準還是價格。
廣汽本田皓影在外觀上的設計,在我看來是最大的賣點,作為廣汽本田的首款緊湊級SUV車型,如果與東風本田CR-V在外觀上過于相似,難免造成同質化競爭的局面,不論是廣汽本田還是東風本田,歸根到底還是“本田”,所以通過對車身細節(jié)的進一步雕刻,才能夠讓皓影擁有更為符合廣汽本田家族化的設計風格,讓消費者看到與已經上市許久的CR-V有著非常明顯的區(qū)別。
在皓影的配色上,廣汽本田可謂下了相當大的功夫,為皓影準備了格陵蘭白、羅曼紫、星月白、奧夫特黑、星曜紅、極光藍六種顏色,而我們拿到的這輛2.0L銳·混動幻夜版,則擁有與其他版本不同的外觀配色,其他車型亮色鍍鉻中網,在幻夜版上被換成了茶色,整體年輕化風格更為明顯,同時輪轂被換成了全黑色,加上車尾的Black Edition專屬標識,對于年輕消費者的吸引力自然高于其他版本。
皓影在內飾上,與同門兄弟CR-V的區(qū)別就沒那么大了,盡管看起來還是熟悉的味道,但好在布局的樣式、科技配置功能等并不落伍,在混動版車型上,機械式排擋桿被更具科技感的按鍵替代。中控臺大部分面積還是被軟性材質包裹,幻夜版全黑色的內飾運動氣息更為濃厚,很容易勾起人駕駛的欲望。
我們拿到的這輛混動車型,裝配了液晶儀表盤,上方為轉速表,可以實時現實當前的節(jié)能狀態(tài)以及動力回收系統(tǒng)的工作狀態(tài),除了常規(guī)的里程、時速、多媒體等信息之外,我還是最喜歡把儀表盤調整到混合動力工況的界面,能夠時刻看到動力的傳遞情況,提醒自己這是一輛混合動力車型,讓自己對待油門和剎車踏板的動作再多一些細膩。
多功能方向盤對于現在的主流車型來說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在手不離開方向盤的情況下就可以輕松的調整多媒體、儀表盤和接打電話等操作。不過,在皓影的方向盤后方,多了一對換擋撥片,盡管皓影的CVT和E-CVT變速器來說,撥片的作用更多在于心理暗示,而非性能車上隨著手指對撥片的動作能換來發(fā)動機轉速和扭矩的明顯變化,從駕駛樂趣的角度來說,有總比沒有要好吧?
在本田的MM理念之下,皓影的前后排空間可圈可點,優(yōu)于其他的緊湊級SUV車型,不論前排還是后排,都能獲得不錯的乘坐感受,加上全景天窗的采光效果,即便長途旅行坐在后排,也不會覺得太過于壓抑??梢哉{整的后排座椅角度,同時能夠通過后備廂里的拉手一鍵4/6分折放倒,后排的中央扶手同時加上了多媒體和天窗控制功能,對于后排乘客的尊重不可謂不夠。
皓影的高配車型在配置上非常齊備,胎壓監(jiān)測只能算是眾多科技型配置當中的入門級別,車道保持、道路交通標志識別、主動制動、全速域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等等配置一應俱全,在本田全新“FUNTEC”理念之下,這些先進的科技型配置將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本田旗下的車型上。
在我們拿到的這輛試駕車上,搭載了排量為2.0L的阿特金森發(fā)動機,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107kW,最大扭矩175Nm,電動機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315Nm,整體混合動力總成能夠實現158kW的最大功率和315Nm的最大扭矩,與之匹配的是E-CVT變速器,在本田第三代i-MMD混合動力系統(tǒng)技術加持之下,發(fā)動機擁有更高的熱效率,而在同門兄弟CR-V上,搭載的還是第二代i-MMD混動系統(tǒng)。
皓影的混合動力系統(tǒng),除了必不可少的發(fā)動機之外,還擁有兩臺電機,其中一臺負責利用發(fā)動機動力或動能回收進行發(fā)電,為電池組進行充電,另外一臺則負責為車輪提供動力,這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為PCU(動力控制單元),根據不同的路況選擇發(fā)動機與兩臺電機不同的工作模式。
日常行駛,根據不同的路況,PCU可以自行判斷工作模式,可以在EV模式、混動模式和發(fā)動機直聯(lián)模式之間進行無縫切換,駕駛者能夠選擇的僅有EV模式。EV模式下,PCU將電池組的電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利用車輪動能回收進行充電或在電量較低時發(fā)動機將動力提供給發(fā)電電機;混動模式下,PCU將發(fā)動機動力傳遞至發(fā)電電機,為電池組充電,行駛電機為車輪提供動力;發(fā)動機直聯(lián)模式下,發(fā)動機動力直接供給車輪,行駛電機隨時準備為車輪提供額外的動力。
皓影整體的調校仍舊是鮮明的本田風格,底盤和懸架的整體性較強,能夠將大部分的路面瑣碎振動轉化成為車身輕微的起伏。在可變轉向比的作用之下,低速與高速行駛時方向的回饋力度發(fā)生了細微的變化,能夠讓駕駛者對于方向有良好的掌控,指向性較強,但天生的SUV體型和較高的重心,卻沒有辦法讓駕駛者放心的把車輛高速扔進彎道,應對城市行駛路況,皓影的舒適度和操控性能絕對足夠。
對于這套混合動力系統(tǒng),雖然沒有辦法像大排量自吸發(fā)動機那樣后勁十足,也沒有辦法像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那樣隨時爆發(fā),但電動機的輔助動力輸出,卻幾乎能夠讓你忘記這是一輛排量只有2.0L的車,經過優(yōu)化之后,第三代i-MMD混動系統(tǒng)可以讓皓影在EV模式下達到最高120km/h的車速,盡管受制于電池組容量的限制堅持不了幾公里,發(fā)動機就會介入,但對于燃油經濟性的貢獻卻不容小覷。
總的來說,皓影的混動車型,除了能夠實現更長的續(xù)駛里程之外,在擁堵路況之下,較好的燃油經濟性能夠有效的降低用車成本,在我駕駛的整整一天當中,經歷了高速、擁堵、緩行等路況,最終行駛距離超過260km,表顯油耗僅為5.6L/100km,相信這個數字可以征服相當一部分潛在客戶為混合動力版本的皓影買單。
師出同門的皓影和CR-V,其實并不是純粹的競爭關系,不論是選擇老成持重的CR-V還是選擇后起之秀的皓影,最終都是選擇了本田,當然二者通過外觀設計的差異化,可以打動不同年齡層的用戶。皓影至于廣汽本田,最大的作用在于完善了廣汽本田的產品序列,填補了緊湊級SUV的空白,不過目前在終端的售價優(yōu)勢卻沒有CR-V那么有競爭力。
上一篇:海拔考驗 測試&高原試駕昂科威S
下一篇:身材小巧宏光MINI EV試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