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看著來來往往的車流,總會產生一些疑問,比如究竟是什么樣的人會選擇買一臺像奔馳GLE或者寶馬X5這種中大型SUV呢?其偏向城市的定位導致越野能力并不算極致,且在駕駛層面也很難得到快感,碩大的車身穿梭在鋼鐵叢林般的城市中,也會受到道路狹窄或視野不佳的限制。如果考慮到品牌因素所帶來的面子加成,似乎還能理解,但要從理性選車的角度來看,總感覺應該歸納在“可以,但沒必要”的范圍中。所以這一次,我要從2021款奔馳GLE身上找找答案,看看它到底有何種魅力。
外觀:柔性的時尚
奔馳近幾年的設計風格越來越柔性,尤其是曲線線條的使用,即便比較硬朗的GLE車型也沒能“幸免”。比如上一代車型側面硬朗的雙折痕在新車上就淡化了很多,同時雖然配備了AMG運動套件,但視覺效果只能說霸氣中帶著些靈動,與性能感完全不沾邊。此外,在新車的身上依然還是能看到老款車型的影子,比如標志性的車身同色C柱,很有辨識度。
在細節(jié)設計上,新款奔馳GLE也散發(fā)著感性的光芒。矩陣式星芒造型的前格柵雖然不再有新鮮感,但搭配單橫幅式啞光銀色裝飾以及雙“C”造型的LED日間行車燈,依舊彰顯出不俗的精致與力量感。車尾部分飽滿厚實,沒有雜亂的線條,盡顯SUV車型厚重與磅礴的氣勢。尾燈采用了最新家族式設計樣式,精巧的造型略與整體氣質不符,但無傷大雅,視覺效果并不違和。
內飾:質感的“盛宴”
奔馳雖然近幾年的新車在設計上褒貶不一,但內飾豪華氛圍確實無法否定。新款奔馳GLE所采用的分層式布局風格雖然在同品牌其它車型上已經(jīng)多次出現(xiàn),但即便對雙聯(lián)屏已經(jīng)視覺疲勞,內飾中大量高檔皮質所帶來的質感卻仍是百看不厭。同時,恰到好處的車內氛圍燈帶以及原木質地的木紋飾板等細節(jié)處理,進一步拉升了豪華氛圍,不夸張地說,新款奔馳GLE的內飾猶如一場質感“盛宴”。
多媒體系統(tǒng)方面,新款奔馳GLE依然采用了內置MBUX操作系統(tǒng)的12.3英寸多媒體觸控屏,流暢度和反應速度與主流手機相似,絲毫不會出現(xiàn)卡滯。內部功能也極為豐富,多媒體、車輛設置以及空調等功能均可實現(xiàn)操作。多媒體觸控板仍得以保留,但使用頻率相對少了很多。此外,試駕車為頂配版本,標配Burmester柏林之聲13揚聲器音響系統(tǒng),低音下潛充分且中高頻清澈,很容易聽出層次,無疑為內飾增色不少。
空調系統(tǒng)不僅可以通過多媒體觸控屏操作,在前排中央出風口下方還設置了物理撥桿,功能標注簡單易懂,方便駕駛者進行快速調節(jié)。此外,車內還配備了空氣凈化功能,在多媒體中控屏中就能實時看到車內和車外的PM2.5指數(shù)。
在配置方面,像常規(guī)的可開啟全景天窗、前/后排座椅電動調節(jié)、主駕駛座椅記憶以及自動大燈等功能,新款奔馳GLE均沒有落下。同時,該車還配備了一些新穎功能,比如在多媒體觸控屏中可以開啟洗車模式,開啟之后車輛會限速最高20km/h,并自動升高車身、折疊外后視鏡、關閉自動駐車/雨量感應式雨刷/天窗/車窗等功能。
此外,在快捷菜單中還提供了上車時降低車身功能,開啟后當車輛處于P擋時,車身高度將會自動降至最低,方便駕駛者和乘客上下車,非常人性化。唯有不足的是這臺頂配試駕車價格已經(jīng)接近90萬元,但僅前排座椅支持加熱,通風則需要選裝,而后排座椅加熱功能并未提供選裝機會。
動力:舒適性無懈可擊
老規(guī)矩,先來介紹一下這臺2021款奔馳GLE 450 4MATIC 豪華版的動力系統(tǒng),其搭載了一臺2.5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以及一套48V輕混系統(tǒng)。是的,它的發(fā)動機從3.0T降低至2.5T,雖然依然為直六發(fā)動機,但排量降低了。不過神奇的是,兩者從動力參數(shù)上來看基本一致,最大功率均為270kW,峰值扭矩500N·m,所以只看賬面數(shù)據(jù)的話,完全不用擔心。
這套動力系統(tǒng)依然貫徹了電氣化理念,水泵和空調壓縮機已經(jīng)無需傳統(tǒng)的皮帶來驅動,而是交給集成式的48V啟動電機負責,它能夠適應頻繁啟停的需要,并且能夠有效釋放發(fā)動機的壓力。
在道路體驗之前,當系好安全帶,按下點火開關,首先令人吃驚的是車內靜謐性。如果不去看轉速表,真的會以為車輛沒有發(fā)動。而且即便掛上D擋,車內震動也并不明顯,行駛時簡直就像是在向你解釋何為舒適性的范本,順滑自如的動態(tài)感受,加之其龐大的車身尺寸,營造出一種氣定神閑的悠然駕駛姿態(tài)。
在舒適模式下,動力線性易控,無需顧慮油門深淺與車身姿態(tài)之間的關系,即便油門踩多了,動力也是平緩且順暢地推動車身,不會出現(xiàn)突然加速或者闖動等不適現(xiàn)象。當然,如果你需要加速或超車,只要深踩油門穩(wěn)住,變速箱便會快速理解你的需求,加速力雖談不上迅猛,但推背感和明顯的加速力還是能讓你感覺到它渾厚的動力儲備。
由于此次試駕的時間較短,所以對其操控方面的特性并沒有充分體驗,當然,對于新款奔馳GLE來說,盡情享受它所帶來的上乘舒適性就足夠了,操控似乎在這里成為了配角,并不重要。
對于路面顛簸,新款奔馳GLE上的空氣懸架在過濾時顯得極為高效,且高級感十足,車內淡定自若的乘客感受便是最佳佐證。不過由于底盤重心較高,且在舒適模式下減震阻尼較軟的緣故,在面對縱向跳躍時會有輕微的飄忽感,從而產生一種開非歐系車的錯覺。
方向盤的轉向力度分為舒適和運動兩種,在舒適模式下,轉向力度偏輕,阻尼感也略小,電子味很濃。雖然在城市中穿梭能帶來更為靈活的主觀感受,但也確實少了些操控的實感,不過對于普通駕駛者來說,大家可能會更喜歡這種調校方式,畢竟沒有人希望低速挪車或者掉頭時滿頭大汗的感覺。
新款奔馳GLE所營造出的舒適、輕松、好開的主觀感受,或許正是它受歡迎的主要原因。畢竟購買這個級別車型的車主畫像,一般都是上了些年紀的成功人士,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主要需求是豪華品牌的品牌附加值,以及能夠滿足復雜用車需求的多功能性,再加上新款奔馳GLE無可挑剔的行駛質感和舒適性,確實難逢對手。
空間:乘坐及儲物能力優(yōu)秀
身高175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頭部空間一拳兩指,橫向與縱向空間非常充裕,乘坐體驗舒適。儲物空間方面,容積表現(xiàn)出色,但儲物槽數(shù)量較少。車門板儲物槽雖然劃分出了杯架位,但由于未配備限位器,水瓶放入其中曠量較大。
保持前排座椅不變,體驗者來到后排,頭部空間與前排一致,均為一拳兩指,而腿部空間余量則可達兩拳半,不過后排中間地臺凸起較為明顯,對于后排中間乘客來說會影響腳部的舒適性。后排儲物空間比較豐富,杯架、儲物槽以及手機無線充電板等,一項不少,并且在后排空調出風口下方還配備了一個阻尼感極強且容積出色的彈出式儲物盒,大幅提升了后排的儲物能力。
后備廂內部非常規(guī)整,空間利用率很高,在后備廂左側還能看到帶有置物網(wǎng)的儲物空間。同時掀開地臺蓋板,由于新款奔馳GLE采用了防爆胎,未配備備胎,所以下方被設計成一個容積出色的儲物槽,能夠容納大件物品且保證私密性。此外,后備廂右側還配備了后排座椅電動折疊以及空氣懸架升降的撥桿,人性化體驗出色。
安全:全面防護
新款奔馳GLE提供了全面的安全防護,除了常見配置外,還提供了罕見的后排側氣囊。而在主動安全方面,更是配備了并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道路交通標識識別、主動剎車等多項功能。其中道路交通標識識別會通過前風擋上方的攝像頭進行捕捉,識別后在液晶儀表上顯示,當超過標識規(guī)定的時速時,車內還會發(fā)出警示音對駕駛者進行提醒。
上一篇:與生俱來的品質感體驗思皓QX
下一篇:榮威RX5 PLUS帶著誠意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