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湊型SUV市場無疑是現階段國內汽車市場最火爆的細分市場之一,尤其是自主品牌之間的較量,針尖對麥芒,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但在這之中,除了一些“老將”之外,還有些“新晉選手”也獲得了非常高的關注度,甚至有成為爆款的潛質,吉利星越L便是其中之一。而此次我們要聊的,是帶有“雷神混動”技術的星越L 雷神Hi·P混動版本,一款能高效解決家庭用戶用車成本的新能源SUV。
外觀:新能源專屬設計
一般來說,一款車型的名稱加上“L”后綴,便是表示長軸版。但吉利星越與星越L之間卻像是完全沒有關系,運動化設計和溜背式車身都已不見,外觀變化之大令人咋舌。回到本篇文章的主角,星越L 雷神Hi·P的外觀設計其實與星越L還是有著很高的相似度的,最起碼一眼看上去,甭管什么版本,肯定是吉利星越L沒跑。
前臉部分最主要的變化在前格柵,矩陣式亞光金屬色裝飾更顯質感,中間的LOGO在夜間還可以點亮。同時,前包圍兩側進氣壩樣式也有所調整,變更為封閉式造型,進一步強化了新能源車型專屬的科技氛圍。
該車選用了20英寸粒子低風阻輪圈,更低的風阻系數對于增加續(xù)航里程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車尾部分則變化不大,最大的區(qū)別集中在后包圍,兩邊仿導流槽的貫穿式夸張裝飾被弱化,可見星越L 雷神Hi·P不再像燃油版車型那樣追求強烈的對比與反差,而是想呈現出更強的整體感。
內飾:設計高級,用料厚道
內飾方面基本與燃油版保持一致,采用全新數字智能座艙系統(tǒng),“T”字形一體式中控臺設計輔以三塊12.3英寸液晶屏組成的貫穿式聯屏,極具視覺張力。在細節(jié)處理上,吉利星越L 雷神Hi·P也有著諸多出彩之處,比如三輻式平底方向盤的皮質包裹采用了拼接樣式,并且可選黑/棕雙色樣式,這種設計一般在豪華品牌車型上比較常見。同時,副駕駛前側裝飾以及頂棚均為黑色翻毛皮材質,質感出色,高級感營造到位。此外,多媒體觸控屏左側的息屏觸控式按鍵將吉利品牌LOGO融入其中,十分巧妙。
12.3英寸多媒體觸控屏+12.3英寸副駕駛娛樂屏顯示效果細膩,內置吉利銀河OS操作系統(tǒng),UI界面簡潔易懂,并且支持大量第三方app。智能語音識別控制系統(tǒng)反應速度快,識別率較高,使用體驗出色。只不過雖然搭載了高通驍龍8155芯片,但極個別功能切換或操作時還是會伴有卡滯現象,感覺像是系統(tǒng)優(yōu)化問題。此外,Infinity燕飛利仕10揚聲器音響系統(tǒng)的中低音表現亮眼,加之Harman Logic7虛擬環(huán)繞技術,能營造出不錯的臨場感。
在舒適性配置方面,如前排可三檔調節(jié)的座椅通風/加熱、主駕駛座椅2組記憶、三區(qū)自動空調、可開啟全景天窗、感應式電動尾門以及駕駛席舒適進入等功能均有所配備。唯有不便的是,座椅加熱和通風功能并沒有放置在首頁或者一級菜單中,需要進入空調菜單后再在左側選擇座椅圖標后進入,操作稍顯繁瑣與隱蔽。
動力:開起來更像電動車
吉利星越L 雷神Hi·P搭載了雷神混動系統(tǒng),由一臺1.5T三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電動機組合而成。其中,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225N·m,電動機最大功率107kW,峰值扭矩338N·m,匹配3擋DHT混合動力專用變速箱。
這臺代號為DHE15的1.5T發(fā)動機是專為混合動力開發(fā)的,壓縮比高達13:1,采用350Bar高壓燃油噴射系統(tǒng),并對進氣道、氣門和活塞進行優(yōu)化,進而提升混合氣流速,最終可以實現43.32%的超高熱效率。
可能光聊技術和參數過于枯燥了,那我們就聊聊實際體驗。星越L 雷神Hi·P的動力感受與其說像混動,倒不如說它更偏向純電動。只要電量充足,即便開啟混動模式,城市間大部分的走走停停也都會交由電動機來完成,加速迅猛平順,一氣呵成。
當高速巡航或者虧電模式下,燃油機便會介入。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是三缸發(fā)動機,但平順性和噪音抑制完全無需擔心,在車內幾乎感受不到它的工作狀態(tài)。燃油發(fā)動機和電動機能有如此出色的默契,一切都要歸功于3擋DHT變速箱。這三個擋位可以在不同駕駛模式下形成不同的組合,比如在純電模式汽油機不工作,增程模式則支持純電和燃油機補電增程兩個擋位選擇,而在混動并聯模式下,加入了發(fā)動機直驅,就可以在三個擋位之間靈活切換。說了這么多,優(yōu)勢是什么呢?就是能讓發(fā)動機一直處在高效輸出的舒適轉速區(qū)間,進而讓燃油經濟性和動力轉換更加高效。
底盤方面沒什么特殊的,前麥弗遜式+后多連桿式的獨立懸架組合比較常規(guī),調校也是偏舒適的風格,不過由于增加的電池組被放置在底盤上,所以重心被拉低,再搭配高效的懸架,路面不平可以高效地被過濾掉,車內幾乎沒有任何振動傳遞。
同時,行駛過程中能感受到充足的厚重感,這是營造駕駛高級感的有效手段。轉向手感也很有看點,阻尼感和回中力度適中,并帶有三種力度模式可調,名字也很有意思,分別為“淑女”、“標準”和“型男”,描述比較形象,駕駛者很容易找到合適自己的選項。
在操控性方面有著上佳表現的星越L,在加入“雷神混動”系統(tǒng)之后,雖然電池組可以拉低重心,但相應的車身響應速度也會變慢。同時,由于動力結構原因,發(fā)動機和電動機都只能采用前置布局,這就導致車頭重量過大,加之電動機中低速加速迅猛,全力加速時能感覺到輕微的扭矩轉向,可見前輪負荷確實不小,推頭現象可能會比燃油版車型更早出現。
空間:乘坐感受舒適
身高185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頭部空間兩拳,非常寬裕。儲物空間方面,儲物槽數量多且容積較大,實用性出色。
保持前排座椅不變,體驗者來到第二排,頭部空間一拳,腿部空間兩拳有余,乘坐體驗舒適。儲物空間方面,儲物槽數量、布局以及容積表現中規(guī)中矩,可以滿足后排乘客日常的使用需求。
后備廂空間比較規(guī)整,兩側輪拱侵占現象不明顯,空間利用率較高。掀開地臺蓋板可以看到下方設置了多個容積可觀的儲物槽,能夠放置隨車工具以及便攜式充電設備等。此外,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擴展能力出色。
安全:主/被動配置全面
由于此次試駕車為頂配車型,所以主/被動安全配置的規(guī)格非常高,包含前排側氣囊、前/后排頭部氣簾、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主動剎車、并線輔助、全車雷達以及360°全景影像等多項主/被動安全功能,能夠為全車人員的乘車安全保駕護航。
總結:從車型的名稱上來看,吉利更愿意稱其為增程電動SUV,畢竟增程這個概念聽起來要更高端一些。但以理想的增程技術為例,燃油機只是增程器,不參與車輪驅動,而吉利星越L 雷神Hi·P在中高速區(qū)間發(fā)動機是可以直接參與驅動工作的,所以嚴格來說,它更像是插電混動的一個分支。當然,怎么叫都無所謂,它確實能夠直接降低用車成本,動力體驗也更順暢,很貼合家庭用車場景。只是與燃油版相比,價格貴出了不少,這些差價換算成油錢要用多少年才能回本,或許才是消費者猶豫的關鍵。
上一篇:試駕長城金剛炮自動擋
下一篇:三款高關注度中型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