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連續(xù)9年蟬聯(lián)自主轎車冠軍的國民家轎,帝豪12年來累計銷量已超325萬輛,在BMA架構全面鋪開的技術支持下,第四代帝豪一經推出就已好評不斷,堪稱十萬元級別的國民家轎神車。作為帝豪的“PLUS版”,帝豪L是一款基于BMA架構下尺寸更大的A+級轎車,全新的設計語言、動感大氣的造型、中式簡約派的內飾設計、高于帝豪的1.4T渦輪動力,一切信息點都在強調著帝豪L的“PLUS”屬性。
日前,該款車型已經上市,指導售價9.39-10.99萬元,本次得以試駕體驗到這款新車型,我們特意將第一手的體驗報告做以分享。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快速概括這臺車的優(yōu)劣勢,簡做分析:
1、幾乎可以看作是第四代帝豪的全面“PLUS”版,技術升級、級別升級、設計升級、動力升級,當然,價格也是升級;
2、作為參考,第四代帝豪的指導售價為6.28-9.18萬元;
3、產品力大幅提升毫無爭議,價格也有著質的變化,帝豪L在價格上直接與合資品牌交匯,對于消費者而言,將直面“雞頭與鳳尾”之選;
4、產品力幾無槽點,唯一可表不滿的就是整體的NVH表現稍差,集中在路噪與風噪方面。
毫無疑問的,帝豪L一定是相比于第四代帝豪進行了全面提升:BMA架構;吉利旗下第一臺采用“能量風暴”全新設計語言的車;4735/1815/1478mm車身、2700mm軸距的更高級別車身尺寸;1.4T渦輪動力。一切的一切都在這臺國民家轎身上做著加法。
早在物美質優(yōu)價更美的各代帝豪身上,消費者們就已積累了相當的口碑與好評,諸如經典耐用、經濟實惠、好開不壞、空間優(yōu)異等評價數不勝數,在級別進階、尺寸增大后,帝豪L在實用性方面更勝一籌,且加入了渦輪動力。
的確,第四代帝豪即便產品升級、BMA架構加持,依然在動力方面讓消費者有所期待,大家還是希望能有小排量渦輪的動力組合,帝豪L的1.4T自然在恰當不過,141馬力/235?!っ?、匹配CVT無級變速器,這樣的動力組合兼顧了動力、經濟性和舒適性,非常適用于這臺車。
實際的表現不出意外,急加速時有了更好的扭矩表現,日常駕駛平順、安靜,除了急加速的嘶吼聲外,動力方面并無問題。正如我們開頭所說,這臺車的NVH表現有所欠佳,更多集中于路噪、風噪上面,較大的噪音會影響到它的舒適性,這點需要消費者們接受。
一大亮點是,據官方消息,新車將支持FOTA功能升級,升級范圍包括動力、底盤、車身、ADAS和信息娛樂等五大板方面。這意味著這臺車將具有更高的智能化程度,能用得更久、且更前衛(wèi)。
同時,根據車型不同,新車還將支持540度透明底盤、12.3英寸懸浮中控屏、百度在線導航、多媒體娛樂系統(tǒng)和APP智能遠程控制等多項功能。
沒錯,全系標配的吉利銀河OS生態(tài)系統(tǒng)、540°透明底盤,都把帝豪L的更年輕、更前衛(wèi),而后備箱自動感應開啟、可經手機APP遠程控車都提高了使用便捷度。除了部分車型將提供的仿麂皮材質的座椅面料外,官方的一大宣傳點還有穴位熱療功能(不過官方并未給我們進行著重展示)。
與此同時,在這臺更高級別的帝豪L上我們看到了全新且更高級的設計語言,很多中式設計元素融合在一起,并運用靈感源自水墨山水畫的丹青藍撞色設計。據悉,“琴瑟和鳴”中控臺的靈感取自中國古琴,拼色設計也為此加分不少。在多數試駕者口中,我們都可以確定這臺車能為我們帶來不錯的高級感體驗。
此外,副駕座椅因為不可高低調節(jié),身高較高的朋友會覺得略微頂頭,這不可避免,將天窗幕布拉開,天窗的凹坑設計可以有所緩解該問題。
總結:基于BMA架構打造的帝豪L在產品力方面有著全面的提升,作為一款落地十萬級別的銷量神車,帝豪不錯的口碑和325萬輛的總銷量都將為帝豪L賦能,更高的定位和更高的品質將讓這臺車適用于更品質消費的人群。
作為基于第四代帝豪的“PLUS”版,帝豪L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維度的提升,更大的車身尺寸、更優(yōu)的配置水平、更高級的設計語言,強于1.5L自吸動力的1.4T渦輪動力,都是其產品力的豐富體現。
上一篇:試駕零跑C11豪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