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二月份,汽車價格出奇地平穩(wěn),但是進入3月份以來,一場汽車市場價格戰(zhàn)突如其來,其涉及廠家之廣、品牌之多、幅度之大為前所未有。一時間,除了凱美瑞及部分進口車外,無論是高檔車還是低檔車,無論是大排量車還是經濟型轎車,無論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都未能幸免地被拖入降價的“旋渦”,而且降價的幅度還十分“驚人”。
然而,令業(yè)內人士大跌眼鏡的是,當前這場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價格戰(zhàn)并沒有真正帶給市場什么生機。以北京市場為例:今年一季度市場共銷售新車8.7萬輛,月均銷售2.9萬輛,與去年月均銷售3.2萬輛相比,下降10%;二手車銷售5.4萬輛,月均1.8萬輛,與去年月均銷售2.6萬輛相比,下降30.8%。此外,記者追蹤觀察的上海、成都、西安、武漢、煙臺等大部分地區(qū)汽車市場三四月份的銷售也很一般。
業(yè)內人士認為,按目前的情況,降價對中國消費者應該還是有著較大吸引力的。前幾年,作為汽車市場競爭的撒手锏,降價對汽車銷售的促進作用堪稱“屢試不爽”;但隨著汽車市場的逐步發(fā)展及消費者消費理念的成熟,特別是由于當前汽車市場的許多降價是“虛晃一槍”,是“口惠而實不至”,使得降價這個曾經一度影響著汽車市場的重要砝碼,對銷售的影響力已經大打折扣。因此,當前汽車市場“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場面,并沒有真正起到促進消費的作用,倒更像是汽車廠家和商家的“自娛自樂”。
日前,在北京亞運村汽車市場4月份的信息發(fā)布會上,蘇暉總經理在分析降價為什么沒能促進汽車銷售時,一針見血地說:“當前的汽車價格戰(zhàn)是‘假戲真做’,是‘忽悠’消費者。”
此次降價“不厚道”
蘇暉說,與前幾年不同,當前汽車市場的降價非?!安缓竦馈保恰俺醋髦赜趯嵸|”,是“虛晃一搶”。盡管從廠家的指導價來看,汽車的價格出現了下降,有的降幅還很大;但消費者在經銷商那里看到的實際銷售價格并沒有多少變化,有一種被“忽悠”的感覺。這就是當前“聲勢浩大”的降價未能促進銷售的原因之一。
蘇暉說,當前廠家宣布降價后的價格,大多是對經銷商此前實際銷售價的認可,有些新的指導價甚至還要高于經銷商的現行銷售價,廠家指導價的下降,意味著廠家出廠價將同步下降,因此,當前的降價實際只和經銷商與廠家的結算有關,消費者不會從中得到多少實惠。
頻頻發(fā)生的價格戰(zhàn)在“幫倒忙”
近年來汽車市場的表現說明:汽車價格越穩(wěn)定,市場越活躍;汽車價格越動蕩,市場越冷清。
蘇暉說,很久以來新聞媒體、汽車銷售商、廣大消費者都希望汽車銷售價格能夠基本穩(wěn)定,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實際情況恰恰相反。由于汽車價格戰(zhàn)頻發(fā),消費者的“胃口”被吊得越來越高,對降價的要求愈發(fā)難以滿足,導致汽車市場的價格長期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消費者普遍對廠家、商家降價的真實性產生懷疑,“假作真時真亦假”,降價真假難辨,不知什么是真實的價格,也就很難下定購車決心。由于價格體系的剛性不足,彈性太大,導致消費者對汽車市場缺乏足夠的信任,強化了消費者對進一步降價的期待?!百I漲不買落”的結果,導致了新一輪的持幣待購,給本不太興旺的汽車市場幫了倒忙。
進口車價格穩(wěn)定是外方控制銷售渠道的結果
蘇暉說,根據《網上車市》對三月份汽車銷售價格的監(jiān)測、分析結果表明:當月國產車價格指數下降0.8(換算后相當于全年下降近10),而當月進口車價格指數僅下降0.1(換算后相當于全年下降1.2)。
進口車價格穩(wěn)定是外方控制銷售渠道的結果。通過《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的實施,跨國汽車公司獲得廠家總經銷商的授權以后,對中國進口汽車市場加大了控制力度,在貨源、渠道、價格上逐步取得主導地位。與國內汽車經銷商不同,跨國汽車公司制定在中國的進口及銷售計劃時,更多地是追求長期、平穩(wěn)的發(fā)展和增長,因此無論是從進貨數量,還是從到貨節(jié)奏的把握上,都更加理性。和國內市場由于供過于求而導致價格戰(zhàn)頻發(fā)不同,由于外方有效地控制了銷售渠道,可以根據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及時、有效地調整銷售目標和到貨節(jié)奏,從而使進口車的價格得到有效控制。
價格戰(zhàn)是汽車市場無奈的選擇
既然價格戰(zhàn)存在諸多弊端,為什么廠家還會頻頻發(fā)動價格戰(zhàn)呢?蘇暉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過多的新品牌、新車型短時間里集中投放市場,讓消費者看花了眼;同時廠家產品研發(fā)新車型的同質化、同類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增加了消費者進行比較和選擇的難度,促使廠家不得不通過降價來吸引消費者。
近年來,特別是《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實施后,廠家紛紛加大建設各自銷售網絡的力度,客觀上造成銷售網點總體上過多、過濫。為提高市場份額,在市場競爭中多分一杯羹,經銷商不得不打出降價牌。
此外,營銷渠道的多樣化和貨源的多元化也是造成價格不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如政府采購車、團購車、買斷車、抵債車、特供車、專供車等等,由于價格相差懸殊,也會對汽車的正常銷售價格產生沖擊。
蘇暉說,當前汽車市場的實際情況是:“降價不一定能促進銷售,不降價情況會更糟糕。”因此,當前的價格戰(zhàn)對不少參與者來說,既是跟風,也是無奈。
出處:中國工業(y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