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越大膽車賣得越好?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日期:2016年08月12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近日,眾泰汽車發(fā)布的一款SUV新車成為業(yè)內議論的焦點。大眾吐槽的不是新車的配置和性能,而是官方所賦予的“掌柜型”、“地主型”、“知縣型”等五款奇葩車型名稱。這也是繼“野帝”、“輝昂”等車名出現(xiàn)之后,又一個頗具特色、能讓人一下子記住的車名。
面對這些新奇的名字,有人說是廠商丟了腦子,單純地在走模仿大品牌的路線;有人則認為其可以讓人們眼前一亮,從而拉動產品銷售。筆者認為:嘩眾取寵的車名只能在短時間內引起市場的關注;長遠來看,汽車產品只有質量過硬,并配以符合自身身份的名字,方能獲得消費者的最終認可。
車企為車起名無章可循 大多只追求與眾不同
一輛新車的誕生,從最初設想到最后車輛正式生產下線,大多需要幾年的時間,整個過程傾注了汽車廠商大量的心血。對于一款新車而言,一個好聽、好記的名字能夠協(xié)助產品的傳播,促進消費群體的擴大。然而,當前部分車企給車起名時往往脫離自身產品特點,僅以追求與眾不同為目標。這樣名字生成后,不僅起不到提振銷量的作用,反而成為產品的瑕疵。
汽車取名的第一種硬傷,是起名只走奇葩路線。這樣的名字或是其含義讓人匪夷所思,或是讀起來不符合漢語習慣,如酷熊、蘭德酷路澤、諦艾仕、麥瑞納等。
第二種,單純模仿。很多車企,尤其是底蘊不算深厚的中國品牌車企,為車起名時單純山寨歐美品牌產品命名,希望達到混淆消費者視聽的目的。例如,自打BMW的SUV車系以“X”字母為開頭命名后,多家汽車廠商爭相效仿,市面上出現(xiàn)了眾泰 X5、X7,凱翼X3、X5,陸風X5、X7、X8等車名。
第三種,多款車型取名相似。由于產品定位不清晰,名字區(qū)分不明確,最后不得不淪為“自我扼殺”的結局。2009年,奇瑞汽車推出奇瑞、瑞麒、威麟、開瑞四大品牌,其相關車型也按照上述品牌劃分進行命名。多個相似的車名不便于記憶,極易發(fā)生混淆。加之其他因素,2013年,奇瑞無奈地宣布撤銷四大品牌,相關車型名稱也不得不更改或取消。
好車名需體現(xiàn)品牌內涵 與好產品相匹配方能被認可
車名接連被吐槽,意味著汽車產品的文化內涵正受到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關注,同時也對汽車廠商成功打造一款新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好的車名承載著自身汽車品牌的歷史和傳承,是汽車產品“軟實力”的有力體現(xiàn)。
今天,汽車市場的細分化程度越來越高,汽車產品的品牌特征也愈發(fā)明朗。車名只有建立在對自身產品深入了解的基礎上,才能體現(xiàn)自我的“軟性實力”品牌魅力。遺憾的是,一些車企缺乏長遠的產品規(guī)劃與市場洞察力,為產品取起名字來隨意、隨性,脫離自身產品特點及品牌內涵,僅以與眾不同博人眼球。如此得來名字的產品進入市場,短期內或許會引發(fā)市場騷動,但長期來看勢必被消費者所遺棄。
事實上,任何一個動聽的車名都需要質量過硬的汽車產品作為基礎。經過六十多年的努力,中國汽車工業(yè)粗放式的發(fā)展階段已經過去,消費者的購車行為也愈加理性。過去,一款汽車產品降低價格或者有一個雷人的名字就可打動消費者。如今,購車者們更在意汽車產品的安全性、操控性、駕乘的舒適度等產品的“硬實力”。得到他們的認可,車企一方面需要結合自我發(fā)展規(guī)劃,為產品取一個能夠展現(xiàn)產品及品牌內涵的名字;另一方面要踏實做好產品本身,提升產品硬實力。好產品與好名字完美融合,或是車企讓銷量數字變得漂亮的唯一辦法。
[責任編輯:sasa]
發(fā)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