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關鍵問題是:這樣的“虛火”還能“燃燒”多久?虛高的原材料價格是否會讓中國車市出現(xiàn)“拐點”?中國汽車業(yè)又將如何“迎難而上”?
對于中國汽車業(yè)而言,這不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不是最壞的時代:從2005年開始恢復高速發(fā)展的中國汽車市場,在2008年有望跨入“千萬”級別俱樂部,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超級市場。與此同時,原材料價格高企,通貨膨脹的壓力存在、人民幣不斷升值,消費信心仍需提振……在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的2008年,中國汽車產業(yè)將面對新的考驗。
爭論 車市“拐點”是否出現(xiàn)
在一片利好的期望中,車市遭遇始料不及的“倒春寒”。
數(shù)據(jù)顯示,4月份國內乘用車零售數(shù)量為552741輛,比3月份下降了11.2%,同比增長7.2%。同時,國家發(fā)改委在本月上旬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4月份汽車價格比上月下降3.21%,同比下降1.19%,出現(xiàn)今年以來首次環(huán)比下降。
3月份的情況已經傳遞了一個明顯信號。來自中國汽車乘用聯(lián)的統(tǒng)計顯示,雖然3月份車市增幅仍然達到20%以上,但那只是廠家的批售數(shù)據(jù)?!皬?月份的第三個星期開始,我們已經感覺到終端市場的批售幾乎停止了增長?!币粋€廠家的銷售總經理說。據(jù)了解,3月份凱美瑞的上牌量跌到12000輛,距離其16000輛的最高月銷量,已有4000輛的大幅下滑。
于是,行業(yè)景氣是否出現(xiàn)“拐點”,成為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業(yè)出現(xiàn)的最大爭議。
“今年車市不存在‘拐點’一說!”中國著名汽車分析師賈新光對上海證券報言之鑿鑿地表示,“即使增速降低到15%,總量上也會超過1000萬。因此,這不叫‘拐點’?!睆埿酪舱J為,雖然增速放緩,但企業(yè)的贏利在銷量增加的基礎上,還會繼續(xù)增加。
但是,無論如何,業(yè)界的一個共識是:整個車市從快速發(fā)展期轉入平緩期的跡象,非常明顯。
探源 原材料價格虛高是主因
《日本經濟新聞》在5月15日報道,日本新日鐵有望在本周與豐田汽車公司就汽車鋼板漲價三成左右達成一致協(xié)議。此次汽車鋼板價格每噸將上漲2萬至2.5萬日元,漲幅為歷史之高。
日本汽車工業(yè)會(自工會)會長張富士夫(豐田汽車董事長)在最近指出,“由于除鋼材外,銅、鋁等汽車原材料價格也全面上漲,汽車產業(yè)的接受能力已經達到極限?!睆埜皇糠蛲瑫r強調與鋼鐵廠商共同采取成本削減措施的必要性。此前,豐田與鋼鐵廠商聯(lián)合采取措施,通過削減鋼材種類來削減成本??梢灶A見,各大汽車廠商與鋼鐵廠商今后圍繞提價展開的攻防戰(zhàn)將更趨激烈。
新日鐵中國公司市場部的相關員工向上海證券報表示,事實上,乘用車對鋼鐵的需求量并不很大,每輛只有1噸左右,主要是底盤和車門。今年以來,鋼鐵價格從800、900美元/噸上漲到1300美元,每輛車成本最高增加了3000至4000元。他解釋,鋼材漲價主要是由鐵礦石導致的。目前,世界上高品質的鐵礦石都來自澳洲和巴西,今年初的大雨淹沒了礦區(qū),導致產量下降;同時,這些礦區(qū)基礎設施跟不上,堆放在港口的鐵礦石來不及運出,無形中運費也逐漸增加。另外,中國這幾年來建材、汽車用鋼需求大漲,鋼鐵消費從上世紀70年代的0.21億噸猛增到2007年的4.4億噸。
對于鋼鐵價格,資深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存在不合理的成分。例如,以前可大批量快速生產的盤條(鋼筋),因技術含量低,每噸價格為1000元,而技術含量高、需要多次提煉的冷軋板的價格為4000元/噸,但現(xiàn)在兩者價格趨同,都漲到6000元/噸。同時他認為,鋼鐵價格短時間內還無法回調。
在成本壓力之下,全球汽車企業(yè)漲聲一片,然而中國的汽車同行們卻不敢輕易漲價。就在上個月,東風日產總經理任勇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鋼鐵漲價漲得太厲害了,東風日產每輛乘用車成本上升了1000元。“但我們不會把這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一定會在內部消化?!倍鵀榱藨獙Τ杀镜纳蠞q,汽車制造商們不得不各顯神通,努力內部消化成本壓力。
盡管“誰先漲價誰先死”這句話被業(yè)界奉為圭臬,但仍有人愿意冒險一試。北京車展期間,江淮汽車宣布終端價漲5000元,但是結果導致其轎車主打車型“賓悅”的月銷量下降40%。
求解 走“多元化”國際路徑
在成本難題面前,考問的是中國車企的生產效率、管理水平以及控制成本、風險的能力。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晶表示,中國制造業(yè)正從低附加值向較高附加值過渡,原材料成本上漲、薪資水平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已對制造商的利潤率構成壓力。盡管許多公司能通過提高生產率來抵消成本上漲的影響,但全球需求放緩加大了這方面的難度。
但人民幣的不斷升值給自主品牌的海外之路帶來不利影響。摩根大通29日發(fā)表研究報告指出,預期人民幣未來數(shù)月會升值10%至15%,以控制中國內地近11年來最嚴重的通脹。該行預期年底前人民幣匯率有機會升至每美元兌6.3元人民幣。
負責奇瑞海外市場業(yè)務的副總周必仁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奇瑞每出口100美元的產品就要虧損75元人民幣!這已經成為奇瑞的“不可承受之重”。
貨幣升值的負面影響也很明顯,因此,如何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軟實力和品牌溢價,則是中國自主品牌的當務之急。博思艾倫咨詢公司大中華區(qū)副總裁柯安德告訴本報記者,人民幣升值將會減少中國整車制造商在過去享有的成本優(yōu)勢,迫使他們將注意力集中于質量、創(chuàng)新和成為世界一流整車制造商的其他方面。中國的整車制造商能從已經走上這條道路的日本和韓國整車制造商處學得許多經驗。
因此,中國汽車企業(yè)“走出去”戰(zhàn)略進入了出口、海外設廠、海外并購的多元化時代。
同時,博思艾倫咨詢公司大中華區(qū)副總裁柯安德則建議,中國零部件商應盡快加入國際OEM采購商的行列,為全球各大汽車公司供貨?!坝《鹊钠嚬桃呀洬@得了成功,例如為美國整車制造商在美國市場及其他市場提供服務的Bharat Forge公司和Sundaram公司。為什么中國的供應商就不能呢?全球性的整車制造商正在尋求高質量且可靠的供應商,只要供應商滿足這些條件,無論地處何處,都能成功。考慮到在中國不斷上升的成本,中國的供應商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而不僅僅是依靠低成本的勞動力?!?/P>
“整個汽車行業(yè)增幅趨緩,結構升級,將向價值型轉變?!眹┚财囆袠I(yè)研究員張欣這樣總結他眼中的2008年車市。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 )
下一篇:油價越來越高小排量車改走精品路線